2850
新传媒在线网讯(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慧仁)平凉的夏天满目苍翠,绿意盎然,古老的泾河如同一条银色飘带流淌在一片绿色之中。
8月5至7日,“崆峒杯”第三届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在平凉市体育馆隆重举办,大赛引起全国、尤其是众多女围棋爱好者的关注。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区)40个城市的304名运动员及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约500人参加了赛事。
偌大赛场,数百人酣战,人声哑然,落子与计时的声音格外清脆。棋盘两侧,选手端坐,她们有的托腮沉思,有的从容落子,攻与守、进与退、弃与舍……一会胜利在望,一会却又险象环生,变幻莫测,惊心动魄。
此次参赛的选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也有眉目清秀的年幼棋手。来自平凉老年大学队的王淑萍今年68岁,作为赛场年龄最大的女棋手,只见她与棋队的老姐妹们一起征战,只见她们稳坐棋桌前,气定神闲,举止从容。今年4岁半的王嘉卉是业余1级棋手,她与姐姐王天泽一同参赛,虽说年龄小,但赛场上的气场不小,只见她举棋淡定,攻守自如。
今年27岁的陈思来自上海,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一级裁判员,2022年获评上海市围棋项目体育教练员中级职称。自幼受父亲的影响,5岁时开始学棋,6岁开始参加各种围棋比赛,曾获得亚洲女子围棋锦标赛团体赛冠军,第四、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金牌,第35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女子组冠军,第33届国际业余双人围棋锦标赛冠军、崆峒杯全国业余女子围棋公开赛冠军等。此次赛中,她过关斩将,9胜1负,获得成人组个人第一名,并成功晋级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子围棋业余7段棋手。
“今天发挥得还不错,但也是险中取胜。”陈思说,如果有机会,她还会再来平凉,她喜欢这凉爽的夏天与良好的围棋文化和氛围。
杭棋队高静篪是一个非常娴静的小姑娘。赛中,在第一天全胜的情况下,迎来了强劲的对手,她凭着不服输的韧劲赢了当局,之后她信心大增,越战越勇,又连赢两名业余6段棋手,最后以9盘全胜的成绩获得少儿组冠军。
平凉是中国围棋之乡,围棋历史悠久,至今留存着崆峒山棋盘岭、华亭烂柯山等丰富的围棋文化遗迹,传颂着广成子与赤松子对弈、左宗棠与柳湖围棋等广为人知的围棋故事。平凉还成功举办了“弈决崆峒”世界道教名山围棋邀请赛、世界道教名山围棋文化发源地论坛、第三届中国业余围棋“7段王”争霸赛、第五届“平凉陇原杯”全国(魅力中国城联盟城市)业余围棋邀请赛、第34届“甘肃银行·黄河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家级和省级重要围棋赛事。“崆峒杯”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是平凉市挖掘地域围棋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崆峒杯’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是经中国围棋协会批准,在平凉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中国围棋协会普及推广部业务主管韩雨虹说,“崆峒杯”围棋赛已成为全国众多棋手热切期盼、影响深远的品牌赛事。赛事诞生的中国围棋第一位女子业余7段棋手,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在体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平凉历史悠久,围棋文化厚重。”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王汝南说,平凉是道教文化发源地,崆峒山是道源圣地,在这片土地上,围棋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文化活动,这里传承着众多的围棋故事,也在创造着许多新的围棋故事。
“围棋乐趣无穷,动于有形,静于无形。”平凉市围棋协会主席、《围棋与平凉》的著作者周为说,举办好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对于高质量、全方位、多层次打造围棋文化名片,挖掘整理围棋文化遗产,形成知名体育品牌赛事,丰富围棋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