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67
“秋粮要高产,夏管是关键。玉米具有产量高、易存活的特点,现在正值玉米拔节生长的关键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根茎叶旺盛生长,雌雄穗相继抽穗分化。现阶段要精细‘呵护’,就像人怀胎以后,要给妈妈吃母鸡汤进补一样,也应当及时给玉米施有机肥。给足水分、养分,及时清理杂草,以保证玉米长的茎粗节短、根深叶茂、穗大粒多达到丰产的条件,力促玉米稳产增收。”
精神矍铄耄耋之年的农民“土专家”尹德平站在田间地头讲话铿锵有力,给乡亲们讲授秋玉米有机肥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寓意深刻,妙趣横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其乐无穷,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农民致富贴心人 勤做细耕送真经
远眺千里沃野,追梦科学种田。今年80岁的尹德平,1960年高中毕业后,担任河南省鹿邑县邱集乡前尹王行政村第五生产队会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如饥似渴地学习,刻苦学习农业知识、钻研农业技术,将双脚扎根在乡野田间、将目光锁定在农业增收。他平时省吃俭用,购买30多种关于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红薯、高粱、谷子、芝麻、瓜果蔬菜等各类农业作物种植书籍,订阅十多种农业方面的报刊杂志,他记录了30多本20多万字的农技日记。这些纸页泛黄的小本本是农作物病害防治的“灵药良方”,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庄稼医生”,他是种田的“好把式”,也是技高一筹、身怀绝技的“田秀才”,农民亲切地称他为“土专家”。
双脚泥土,汗洒田间,脚下沾有多少泥泞,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鹿邑县棉花办公室指导下,尹德平帮助农民培育推广20多万吨的优质棉种--对花棉。鹿邑县唐集乡王楼行政村支部书记王德彬,是远近闻名的杂交棉制种专业户,从事棉花种植已有多年丰富经验,发展千亩杂交棉制种基地。然而,王德彬依然发现想提高棉花产量很困难。为了王德彬棉花丰收增产,尹德平积极向王德彬推荐推广种植对花棉使用兴达多能菌肥。王德彬种植的对花棉产量每亩比常规品种的棉花增产15%以上,棉花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王德彬感慨地说:“老尹的科技真经解开了困扰棉农多年的难题,科学种棉最重要,多能菌肥真神奇,不仅收入大幅增加,而且我坚定了科学种田的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谚说:“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为让农民科学种田获得收益,尹德平不仅收集编印了农业种植科普知识农谚读本,还利用农闲季节办培训班,为乡邻乡亲培训了数百期,参训农民达3.6万多人次;利用乡镇广播站农村集会送技术下乡,解答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现场传授科学种田知识,组织编印的技术资料就有1.4万份,无偿发放给农民。收获季节,农民群众脸上充满了丰收喜悦的笑容。
农技推广热心人 服务“三农”暖民心
地有稼穑,年有四季。江西省井冈山市利群生态农业产业园集栽种、育苗、采摘、科技试验和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附近的村民发展南瓜、哈密瓜、艾草等种植产业500余亩,逐步形成近9000亩包含黄桃、猕猴桃、太空莲、茶叶、铁皮石斛等农业特色产业。自从聘请尹德平为农业技术指导员以来,他经常走村串户,进行育苗移栽、哈密瓜种植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传授果树的整形修剪等一系列栽培管理先进技术。马源村村民袁帮华说:“通过科学种植瓜果蔬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乡村环境变美了,游客也多了,高峰期一天纯收入有上千元。以前为别人打工,现在自己当上了老板!”。
言传身教, 孜孜不倦。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马庄农场,尹德平被当地农业公司聘为农技指导员,农场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农民种植哈密瓜、辣椒、西瓜、番茄、茄子、南瓜、黄瓜、芹菜和冬瓜等瓜果蔬菜,他时常走走看看,每次走村入户,围绕瓜果蔬菜主导产业,耐心、细致的传授示范不同季节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肥料补充等方面知识,向农户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技术,广大农户听得懂、记得下、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
为富乡邻,丹心一片。尹德平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从实践中学,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他跑遍了全县乡镇及各自然村,骑坏6辆自行车,直到现在,依然每年得有至少200多天走南闯北,走村串户。农民王山华竖起大拇指说:“ 尹师傅真中!满腔热情为乡邻乡亲传经送宝,家乡每一片土地都留下他无数深深的脚印”。
风风雨雨,躬耕田野。六十多年来,尹德平坚持从点滴做起,风里来,雨里去,跑遍了家乡的每个角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向农民求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躬耕乡野,为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奉献着智慧和汗水,他从泥土里汲取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指导,用自身过硬的农技本领积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乡村振兴和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殿华 金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