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代表队参加全省“苹果种植管理技能”竞赛小记
新传媒在线网讯(郭惠民)组队9名选手参加“苹果种植管理技能”省级一类技能大赛,8名选手进入竞赛前20名,(其中5名选手进入前10名),1名选手勇夺大赛第一名,这样的竞赛成绩,在平凉市历年参加省级技能赛事中史无先例。

盛夏时节,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苹果种植管理技能”省级一类决赛在天水市秦州区花牛苹果园里举办,共有来自张掖、白银、定西、陇南、平凉、庆阳、天水7个苹果主产区的51名种植能手同场竞技,掀起了一场“比技术、赛质量、展风采”果园管理竞技热潮。
竞赛分元帅系与富士系两大组别,设置理论考试、修剪操作、现场问答三大环节,全面考核选手对果树栽培理论、夏季修剪技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产业趋势的掌握程度。
此次竞赛紧扣苹果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设置了树形平衡、树形培养、枝组培养、结构调整、剪口处理等5个核心项目。在剪枝项目中,选手们需在30分钟内完成果树修剪,并保持低破损率,以展示其在压枝项目模拟“拉枝定型”操作,要求低断枝率,以提前用完规定数量的拉枝器者为胜。
活动邀请了甘肃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天水、平凉、庆阳市果树专家担任裁判,全程跟踪评分,并以“理论+实操”的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开展“田间课堂”,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苹果种植技能。

夏季苹果生长快,拉枝修剪管理正当时,随着一声声咔嚓咔嚓的脆响,剪起枝落,围观的专业修剪工人和果农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剪得好!”
每位选手完成3株苹果树修剪后,现场还回答了七个评委随机提出的三个问题。苹果园里,鸣哨声、讲解声、评判声、鼓掌声、欢笑声不时回荡在果园的上空。
经过为期两天紧张而有序的激烈角逐,来自崇信县林果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汶学斌夺得“苹果种植管理技能”省级一类技能大赛第一名,崆峒区果业技术站的朱应龙获得第二名;静宁县五州果品专业合作社侯长胜获得第七名;灵台县绿色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杨峰获得第八名;庄浪县果树种植户田耿阳获得第九名。另外,还有静宁县、庄浪县、灵台县3名选手也进入竞赛前20名。
在陇东黄土高原的平凉市,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为“苹果黄金生产带”的土地,历经40年,以静宁苹果为代表的平凉市苹果,逐渐成为“甘味头牌”,成为中国农业品牌化发展的代表之一。
“这次参加在果乡天水举办的夏季果园管理技术大比武活动,不仅收获了荣誉和奖励,也深刻感受到省市领导对果业发展的关心与重视。回去之后,也会积极把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果农,为崇信县苹果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崇信县林果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汶学斌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通过这次比赛,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从其他优秀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要取得更大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分享。我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我们合作社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静宁县五州苹果专业合作社果树种植户侯长胜说。
“非常荣幸能在这次果树修剪比武中获奖。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修剪技术的检验,更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通过与其他选手的切磋,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修剪技巧和思路,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专家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果树修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会将这次比赛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身边的果农朋友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为庄浪县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庄浪县果树种植户田耿阳说。
“通过参加这次大比武,不仅深化了对苹果树生长习性的理解,还掌握了一系列高效、科学的修剪技巧。苹果树的修剪不仅是剪除多余的枝条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树体的平衡。今后要持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反思实践中的不足,不断优化修剪技术,才能在果园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灵台县绿色果品有限公司杨峰对管理好果园信心满满。
“今后我将不断学习提高果树管理技术,为更多的果农朋友排忧解难,使果农们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崆峒区果业技术站朱应龙说。
平凉市总工会组队参加全省“苹果种植管理技能”竞赛,全面展现平凉市果树种植户的硬核技艺和果园管理者的实力,培育基层果业技术能手,激发果树工人们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平凉苹果产业朝着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平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获得全省“苹果种植管理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的平凉市总工会领队刘勇欣喜地告诉记者,本次大赛的举办,赛出更多硬核技艺的果树“土专家”和“田秀才”,更进一步提升了“静宁苹果”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了平凉市苹果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