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9
即将迎来冬至的延安,气温已经十分低下,寒风瑟瑟。然而,在宝塔区杜甫川小学的操场上,总能看到孩子们认真踢足球的身影,他们在奔跑中挥洒汗水,尽享足球带来的快乐。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在兴趣爱好、艺术特长、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12月15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走进宝塔区杜甫川小学,探访这所学校的阳光体育——足球特色课程。
“动作要连贯”“要动起来”“尽量不要碰到障碍物”……当天下午,在该校操场上,一名体育老师正在带领低年级的同学练习足球的一些基本动作。虽然年龄较小,但学生们一个个认真有序地练习着,冬日的严寒丝毫没影响到他们踢足球的热情。
该校足球校队队员周家名踢足球已经有三年时间了,黝黑的肤色是他热爱足球的“标记”,就在今年4月份学校举行的首届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中,周家名还获得了最佳球员奖。“我觉得足球对我的身体和心理都要好处。踢足球后,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有力,也变得更加自信、有毅力,踢足球使我感到快乐。”周家名告诉记者。
作为杜甫川小学的足球校队教练,秦义虎有很深的感触。“我们学校每天中午吃完饭后还有一些空闲时间,喜欢足球的孩子们除了日常的训练,还会利用这个时间主动来操场踢足球。”孩子们踢足球的热情高涨,令秦义虎感到十分欣慰。“孩子们通过踢足球,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学生的心智也变得更加成熟,性格更加活泼开朗,更加热爱体育运动。”秦义虎说。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编辑 白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