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3
■文/雷庄德
我与读书结缘始于楹联。
上世纪八十年代,网络还不发达,人们的知识主要靠阅读报纸和书本获得。记忆最深的是每年正月十五县文化馆与县楹联学会都进行征联擂台赛。大家跃跃欲试,争先撰联,我也学着写了几副,但屡试都榜上无名。看着那些获奖者站在台上自信和自豪的神情,不由让人心生羡慕。我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我便开始了读书之旅。闲暇之余翻看了家里老父亲留下的所有藏书,一段时间,家里的藏书已经不能满足我对知识的渴求,我开始频繁地往新华书店跑,街道的旧书摊也是我光顾最多的地方。我尽可能地涉猎经史、文学、民俗、诗词、音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我一边如饥似渴地读书,一边又省吃俭用,用节省的钱买书,十几年下来,藏书达三千多本。家里宁可不安家具,也要买书柜把书摆放的整整齐齐,以供我随时阅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读书量的增加,我的知识面一下子开阔了, 楹联创作思维更加活跃。我重温了学生时期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精读《联律通则导读》,熟记《联律通则》,为楹联创作打好了基础。
为了学通弄懂对联的“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我反复阅读《汉语讲义》。为掌握“平仄”,我还参加了普通话培训班,重修了汉语拼音,阅读论述古四声的书籍。
通过不断地学习,我的楹联创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楹联创作思维更加活跃,所撰楹联渐渐地符合联律规则,得到联友及老师的认可,一些楹联作品开始上刊或获奖。 这让我信心大增,我越来越喜欢楹联这一文学形式,尤其它的朗朗上口、雅俗共赏的特点是其它文学载体无法替代的。我每天除了上班工作,下班锻炼身体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读书和创作楹联中。我明白,“功夫在诗外”。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的楹联作品日趋成熟,在省内外大小活动中不断获奖。如:2015年在平凉市文联、平凉日报社组织的“红旗印刷杯”迎新春楹联大赛中获三等奖。2018年在甘肃省楹联学会组织的永登苦水“玫瑰之乡”楹联征集展览活动中获优秀奖。在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甘肃省楹联学会举办的“2018(戊戌)年科普楹联征集活动”中获优秀奖。由央视网联合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抖音共同举办的“纸短情长——2019春联征集”活动中入围百佳。
2021年在平凉市文化馆组织的“楹联铭初心 书画庆百年”纪念建党100周年楹联书画艺术展中,我的作品获三等奖。2022年在中共崇信县委宣传部、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的崇信县柏树镇“农行杯”苹果文化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中,我的作品获优秀奖。我撰写的悼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联:“德播华夏,泪雨千行悲院士;功比神农,稻菽万顷仰袁公”刊在《中国楹联传世精品典藏》第二卷上。楹联作品“抗疫女杰,赢得樱花飞雪浪;除妖志士,迎来武汉舞江鸥。”刊在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时代新咏》第11期上。我为“泾川县句读联盟公益协会”成立撰联:好读书,读好书,放远目光逐国梦;善成业,成善业,运活协会点心灯。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提升自己的“加油站”。在长期的楹联创作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后经县楹联学会会长赵明度老先生的推荐和上级的审批,我加入了中国楹联学会,成为一名普通的会员。在此后因“联”结缘,认识了许多老师,拜读了许多优秀楹联作品,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升。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让我内心充盈,创作使我无限快乐。阅读沉淀我的心灵,洗涤生活的嘈杂,这正是我的幸福所在。人生有味是书香,用一副名联概括我的读书之乐“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作者简介:雷庄德,汉族,1966年生,甘肃泾川人。原泾川县人民法院高平法庭庭长、农发行平凉市分行驻崇信县客户服务组原副组长。中国楹联学会、甘肃楹联学会会员。楹联作品散见于《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大典》《张骞故里城固征联撷英》《华夏诗联书画》《甘肃楹联》《天马诗刊》《西王母文艺》等书刊。曾获“玫瑰之乡”楹联征集展览活动优秀奖;平凉市文化馆“楹联铭初心,书画庆百年”庆祝建党100周年楹联创作三等奖;崇信县柏树镇“农行杯”苹果文化全国诗词楹联大赛楹联类优秀奖;楹联作品入围央视“纸短情长春联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