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 新思想

新发现 新征程

客服电话

0933-5937070

  • 首页 > 图说世相 > 正文
    肃北大黑沟再次发现岩画 时代为战国至汉代(图)
    2016-10-26 09:25作者: 佚名来源: 互联网
    分享至:
    1.jpg

    新发现的岩画

    2.jpg
    3.jpg 
    工作人员在测量、记录

     近日,酒泉市肃北县文物工作人员再次在大黑沟岩画点以北约2公里处发现大量岩画。根据所刻制的方法、内容及自然风蚀等情况分析,和首次发现的大黑沟岩画属同一年代,时代为战国至汉代。

     能够辨认清楚的岩画有60余幅

     这次发现的岩画分布凌乱,共发现11处,14组,单体画面60多幅,都能够辨认清楚。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主要有骆驼、鹿、马、老虎、猎犬、野牛、狼、北山羊等内容。

     大黑沟岩画是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是了解河西走廊西段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记者了解到,位于肃北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大黑沟岩画点,绵延3.5公里,分布位置高低不一,最高处距地面100多米,最低处距地面两三米。

     肃北岩画形成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

     截至目前,文物工作者先后在肃北县境内发现50多处岩画,其中比较集中的岩画群有7处,主要分布在境内祁连山北麓和马鬃山一带的大黑沟、七个驴沟、野牛沟、灰湾子、老道乎都格和红柳沟,被文物部门划分为70多组,单体画面至少360多幅。

     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肃北县境内的岩画形成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最晚的岩刻画也形成于隋“开皇”年间。肃北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生活、文化的见证,为研究古代居于河西走廊的西戎、羌族、月氏、乌孙等古代西域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这些岩画处在深山绝壁上,长期“藏在深闺人不识”,保存得比较完好,大部分画面内容线条分明,形象生动,反映的生活和文化场景让人一目了然。 (通讯员蒙根胡依格苏力德 记者刘学智文/图)


    责任编辑:视觉传媒
  • 推荐阅读
    最新图文
    新闻资讯
    都市生活
    影视文化
    便民服务
    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