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
西部第一视觉传媒网讯(记者郑兵 摄影报道)5月14日,甘肃省平凉市城区十多条街道1000多株新老行道树集体“打吊针”,成为当地街头一道靓丽风景。
在平凉东大街、西大街、北门坡等近10多个路段,无论是新栽的、还是以前的行道树都在“打吊针”。只见绿色的输液袋挂在专门搭起的支架上或树干上,连着导管的针头则插在树干的根部,药水顺着导管一滴一滴地输入树木体内。走近一看,这些绿色的输液袋上还印着“营养快线”的字样,可见,这些行道树也像人一样喝上了“营养快线”。
据了解,之所以要给这些行道树“打吊针”,是由于这些树木在移植过程中根部遭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以前的老树因为病虫害等原因造成枯萎和衰竭现象,通过打点滴,是帮助树木补充营养、强体健身、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图为2016年5月14日,甘肃省平凉市城区,《西部第一视觉传媒网》记者在街头拍到的行道树。只见树干上挂着一个绿色的输液袋,树木正在“打吊针”补营养,喝上了“营养快线”。
图为2016年5月14日,甘肃省平凉市城区,《西部第一视觉传媒网》记者在街头拍到的行道树。只见树干上挂着一个绿色的输液袋,树木正在“打吊针”补营养,喝上了“营养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