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9
入伏以后温度不断升高,在烈日之下,杭州的这些洞穴“仙境”便有了独特优势,既可纳凉,也赏文化。今天,大家就跟随杭小微一起来看看几个避暑好去处吧!
紫来洞
玉皇山
玉皇山上的紫来洞,又名飞龙洞,横亘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是由清代山顶福星观的紫东道人根据山势开辟而成。洞内宽敞开阔、湿润凉爽,为“西湖七大古洞”之一。
紫来洞是老杭州人避暑纳凉的首选胜地。这里有三个高度不同的洞室,越往下走,温度越低,到最底下那层,温度就只有十几度。如果你戴着眼镜从洞内出来,眼镜会立马被一层水汽糊住。
在紫来洞左边的一块斜壁上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巧妙地将紫来洞的名字与紫东道人的名字包含其中,可谓独具匠心。清晨,站在紫来洞前,你会看见洞口附近弥漫的雾气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紫色,如梦似幻。
去到此处,你可登山远望天地纵横,于洞中一窥历史遗踪。
紫云洞
栖霞岭
位于栖霞岭上的紫云洞是岭上最大、最奇的洞穴。洞分内外二进,最大处可容纳10人,最小处仅可过1人,洞底宽大如屋,可容纳百余人在内。岩壁上还留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倚石看云”和“云崖”两处。
紫云洞最深处供奉西方三圣佛龛。洞内有被石栏保护的七宝泉,在此处看洞顶洒落的光线与风景,就如石壁上所刻的文字那样:“洞中窥天,天小如掌”。
洞边原本是法云寺,如今寺院院落尚存,但原本的厢房已改为茶室,于此地饮茶乘凉,你可“快意一夏”。
在这儿,你可看岭上花开、日暮栖霞,又或是观赏洞中清泉,执掌一方天地。
锦绣
风水洞
云泉
锦绣风水洞是中国特大型水陆兼备的溶洞之一,全长1200余米,面积9200平方米,其中有被称之为“天下第一九龙壁”高达116米的“九天飞龙”石壁。
锦绣风水洞为历代文人所喜爱,白居易、苏东坡、范仲淹、朱熹等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赞美诗篇。据记载,风水古洞早在东晋时即为"湖埠十景"之一,洞口有北宋"云泉灵洞"题刻和多处摩崖石刻。
溶洞内遍布的十万余朵石花、石珍珠、石绒球和高达20余米的瀑布,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走完锦绣风水洞,你将无一丝燥热,只有对美景的惊叹。“入清凉境,生欢喜心”,大约便是这样了。
建德
灵栖洞由灵泉洞、清风洞、霭云洞组成。灵泉洞以水见长、清风洞以风取胜、霭云洞以云雾称奇。置身于此,你能一次体验不同的洞内奇观。
乘坐小船在灵泉洞内悠悠前行,明暗的灯光下,造型各异的溶洞倒映在水中,别有一番独特的流动美。
经过一处大的钟乳石后,逐渐开阔的水道,便是曾经《封神榜》、《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等众多神话传说影视剧的拍摄场地。在这里打卡拍照,你便能够get影视剧同款。
夏日于此乘船水上,赏洞中美景,在凉意中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
垂云
通天河
桐庐
垂云通天河,是一条岩溶地下暗河,全长4.5公里,河道落差 380米,总面积为8万余平方米。这里终年流水潺潺,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激流浅滩,变幻无穷,使人流连忘返。
据记载,垂云通天河早在三国吴越时代便已有人到访过,至唐宋已广为人知,入口处的摩崖石刻“垂云古迹”便是唐时桐庐县令所题。
“船在水上流,人在洞中游,抬头观美景,俯首嬉碧水”,垂云通天河内的泛舟之旅可一点儿都不单调。你不仅可以沿途观赏形态各异的溶洞造物,特别设计的升船设备能将你带到八米之上的二级河道,让你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惊险与刺激。
除了溶洞游船,这里还有悬于河面之上的玻璃天桥和玻璃漂流,透明不受阻碍的造型设计,令你如置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