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7
■文/杨树
清晨,我无意间在衣柜里找出了珍藏多年的两双鞋垫。细细算来,这两双极其普通的鞋垫已经在我的衣柜里存放了整整13个春秋了。
它,是我的一个念想。
当我和妻子、小女儿再次仔细欣赏鞋垫时,一股淡淡的香草余味,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2009年端午节前夕,妹妹捎来外祖母精心做的鞋垫。
当时,我十分欣喜,急忙打开包裹,细细观赏。
我双手捧着这鞋垫,外祖母精心选布料、粘样、剪样、绘样图的情形和她老人家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一针一线扎鞋垫的情景跃然眼前。
这是怎样的鞋垫啊!
这是我见过的十分精致、创意新颖的手工鞋垫。特别令人瞩目的是鞋垫图案的创意,怎么也难以叫人相信,它竟是出自于一位82岁高龄老人之手。
一双寓意吉祥如意的黄色鞋垫上,勾画出了一对富有现代气息的双色鹿在椰子树下欢奔,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一双寓意幸福美满的白色鞋垫上,勾勒出具有传统意义的并蒂莲花,用象征水色的蓝色布条扎边,立体感极强。再看其工艺,针脚疏密有致,色彩艳丽,精巧生动,极富有美感。
这两双看似极其普通的鞋垫,却寄托了外祖母对外孙的一片爱,一片情,一片希冀。她把对外孙的祝福和期愿都浓缩在她的一针一线中,一双鞋垫里……
外祖母虽然没上过学堂,不善言辞,但她对美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却深藏于心。
明理慈惠,贤淑善良,心灵手巧的美德集于外祖母一身。
回想起外祖母,让人难以忘怀!
1927年外租母出生于泾川飞云坡头村,她自幼受尽苦难,饱尝人间饥寒冷暖。六岁时父亲去世,其生活艰难令人难以想象。
外祖母与外租父成家时正值新中国解放前暗无天日、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年代,她在艰难困苦中苦度日月。共和国解放前夕,外祖父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奔波于泾川的解放事业。从此,在长达十多年的艰苦岁月里,外祖母一人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孝敬老人,操持家务,默默地支持外祖父一心为党为群众工作。
外祖母大半生吃糠咽菜,敬老抚小,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为了养育我母亲姐弟四人,她吃尽了苦头,熬干了心血……
在我的记忆里,外祖母温良和善,慈祥和蔼,心灵手巧,受人尊敬。她能将再粗糙不过的粗茶淡饭调理的可口可香,她的针线活计精巧细腻,刺绣缝纫精细别致……
时逢盛世,正待尽享晚年幸福之际,怎奈外祖母年迈体弱多病,于2012年2月20日不幸撒手人寰……
再过些时日,就是农历七月七了,这个在中国民间富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日子,却是我外祖母的诞辰之日。
让我们记住这个传奇美丽的日子。
记住它,就是记住了外祖母的爱和情!记住了外祖母的希冀!
外祖母留给我的是鞋垫,珍藏在我心中的是外祖母。
愿外祖母留给我的鞋垫余香永留……
(草于古2022.7.19)
作者简介:杨树,甘肃泾川县广播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民俗学会会员、平凉市作协理事、平凉市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政协泾川县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被授予全省“优秀青年记者”、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高级摄影师,《平凉日报》记者,出版作品集《飞云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