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
新传媒在线网讯(孙娅茹)2024年以来,泾川公路段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综合运用“6432”工作法,着力打造“四色”亮点,持续深化“四强”红旗党支部建设,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深化“六学联动”,筑牢理想信念“底色”。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党课人人讲”“专题研讨”为抓手,跳出“条条框框”、打破“坛坛罐罐”,注重在创新理论武装和政治锤炼上激发支部活力,在集中学习、服务群众、组织生活等“固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自选动作”,构建了以班子领学促示范、全员实学促深化、专家讲学促贯通、竞赛考学促消化、共建联学促提升、一线践学促转化“六学联动”学习模式,共开展学习研讨27次、红色研学3次,持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筑牢思想防线。
●开展“四个一批”,打造行业文化“特色”。持续开展“4个一批”(发掘一批公路前辈先进事迹;开展一批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组织一批行业特色技能竞赛;收集一批公路文化纪实作品)创建活动,推动“红色领航 ‘三心’聚力”党建文化下一线常态化,提升公路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横贯平凉境内西兰公路的前身今世、发展历程、先进人物、历史典故等文化资料,编纂形成《西兰丰碑》文化成果集;并对文化根脉持续深入挖掘,构建了“西兰丰碑”公路文化品牌框架,明确了品牌精神、品牌使命、品牌愿景、品牌理念和价值准则,不断加强品牌对外推介,1篇稿件被《人民日报》APP刊载,“长庆桥”主题系列稿件,单篇阅读量达2万+,《再见,长庆桥》微视频抖音点击量突破10万+,累计上稿量232篇(条);同时以西兰公路文化为主题编撰的《永不磨灭的西兰丰碑》情景剧在第三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比赛中获“最佳感染力故事”荣誉称号,全力推动“西兰公路精神”融入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谱系。
●建立“三张清单”,提升服务群众“成色”。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持续开展“支部办实事、党员建新功”活动,关心关爱帮扶村困难居民及留守儿童,落实“双报到”制度,与北街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进一步做好社区独居老人及残疾等特殊群体结对关爱工作。今年以来为留守儿童及职工子女送上书籍文具16人\32件,在春节、春耕及入冬前后,为帮扶村困难居民送物资4户\12次,在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节假日慰问社区困难家庭4户\16次,切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完善“两种机制”,增添党建融合“亮色”。以特色主题党日为载体,创新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主题实践活动,完善“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等力量,发挥监控“天眼”功能,在除雪保畅、防汛抗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不断激发党员自我奋发内生动力,使党员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相结合,形成“党建领航,党员冲锋在前”的生动局面,共完成除雪防滑保畅任务4轮,水毁抢险3次,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在拌合料场建设中,克服冬季气温低、时间短、资金少等困难,120天就完成了料场建设任务,比计划早完成半月,于今年3月31日正式投产运行,填补了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东片区务综合养护工区的空白历史,创造了冬季拌合料场高效高质建设的“泾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