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 新思想

新发现 新征程

客服电话

0933-5937070

  • 首页 > 都市生活 > 品牌推荐 > 正文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2020-06-06 17:12作者: 张添福来源: 今日头条
    分享至: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图为展示的荷包。 张添福 摄

    中新网青海湟中6月5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海省湟中县第一届青绣展暨荷包节5日启幕,现场展示上千件“非遗”青绣作品,并邀民众上手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图为青海湟中堆绣作品。 张添福 摄

    青海省湟中县是该省文化大县,河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昆仑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该县拥有以堆绣、刺绣、银铜器、壁画、唐卡、镶丝等项目领衔的国家级至县级“非遗”项目上百项,堪称“非遗”富矿区,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图为青绣文创产品。 张添福 摄

    如今,青海省正将该省历史悠久的堆绣、刺绣、盘绣、绒绣、皮绣等多个绣种,整合打造“青绣”品牌。

    中新网记者在青绣展暨荷包节现场看到,现场展示约1360件作品,其中,国家级“非遗”湟中堆绣作品60幅,河湟刺绣作品300件,此外还有1000个使用民间刺绣手法制作的荷包。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图为荷包展示。 张添福 摄

    为让民众体验传统“非遗”的魅力,在现场非遗传承人演示青绣的制作技艺,并邀民众上手体验。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图为使用传统手法绣的鞋。 张添福 摄

    与昔日绣娘们在家制作“私房”绣品不同,在现场演示青绣制作技艺的朱红秀,如今在当地一处“非遗”传习中心制作绣品。跟随湟中堆绣省级“非遗”传承人乔应菊学习十年之久的朱红秀说,“十年时间,虽然长进不少,但还是在不断学习中。”

    “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统优秀文化,展现民族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湟中县副县长绽永刚说,“希望广大青绣企业、工坊借助打造青绣品牌的东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壮大产业规模,实现长足发展。”(完)

    本网声明:本文如涉及侵权和法律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编辑删除,谢谢!《新传媒在线网·融媒体》编辑部邮箱:1205231017@qq.com,咨询电话:0933—5937070  15120447467(微信同号) 13830360762(微信同号) 15294048358(微信同号)

    责任编辑:视觉传媒
  • 推荐阅读
    最新图文
    新闻资讯
    都市生活
    影视文化
    便民服务
    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