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2

新传媒在线网讯(郑兵)锣鼓铿锵,弦音悠扬。11月10日,平凉戏曲博物馆组织戏剧员走进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寨子街开展惠民演出活动。用醇厚的秦腔韵味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让百余位村民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
演出尚未开场,村里的文化广场就已热闹起来。村民们早早搬来小板凳抢占前排位置,老戏迷们聚在一起讨论着即将上演的剧目,孩子们则围着舞台好奇地打量着演员们的戏服与道具,现场欢声笑语不断。随着一阵急促有力的锣鼓点响起,演出正式拉开帷幕。午场剧目《金沙滩》率先登场,演员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以雄浑高亢的唱腔、刚劲有力的身段,将杨家将为救君主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演到大郎殉国、三郎阵亡等情节时,台下不少老年村民悄悄抹起了眼泪,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稍作休整后,《窦娥冤》选段接棒上演。演员们凭借细腻的表演,将窦娥含冤受屈的悲愤、对婆婆的牵挂展现得入木三分。尤其是窦娥临刑前立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誓愿的片段,凄婉悲愤的唱腔穿透人心,台下村民屏息凝神,不少人跟着剧情节奏轻轻叹气,共情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都是我们最爱听的老戏,演员唱得太地道了!”今年68岁的村民李大爷激动地说,自己年轻时就爱听秦腔,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能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出。据平凉戏曲博物馆负责人蒲虎勤介绍,此次挑选《金沙滩》和《窦娥冤》这两部经典剧目,正是考虑到乡村群众对传统秦腔的喜爱。今年戏曲博物馆已开展戏曲下乡演出200余场次,覆盖30多个行政村。下一步,还将持续把更多秦腔经典及新编剧目送到田间地头,让传统戏曲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