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 新思想

新发现 新征程

客服电话

0933-5937070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三端协同”:让法治成为平凉营商环境最硬的底气
    2025-08-25 11:12作者: 姜慧仁来源: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至:

    新传媒在线网讯(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慧仁)2025年以来,平凉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以“前端预防、中端管控、末端整改”的“三端协同”机制,让涉企警务服务好评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暖流。

    “上个月我们购买的高热煤被偷换,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5天就破了这起内部人员盗窃案,不仅挽回了损失,还帮我们完善了安防制度。”甘肃平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锦文在收到案件侦破消息后非常感激,他的话语道出了当地企业对涉企执法工作的感受。

    图为: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企业生产夜景。

    前端筑基:把规矩刻进执法者心里

    从抓实学习教育、端正执法理念入手,创新“通用+专业”教育培训模式,编制涉企执法法规汇编,制定完善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实务精释、全市公安机关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案件评查工作指引等三类28件执法制度,对审批流程、执法取证、查封扣押等要素进行了再明确、再细化,实现“治标”和“治本”相统一。

    “这份汇编里的‘首违不罚’条款,上次检查某食品厂时正好用上。”平凉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支队长郭新军说,这本收录了238条法规的“工具书”,让民警端正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水平,是该局前端预防的重要载体。

    每周三晚的“平安夜校”课堂上,法警教员剖析涉企案例:“民警依法扣押生产设备时未考虑企业存续需求,导致生产线停摆3天。”台下,30余名民警围绕“执法方式方法”展开热议。这种“制度解读+案例复盘+实操演练”的三维教学,已让全市800余名民警接受系统培训,实现蓄能充电。

    “严禁随意查封企业账册”“涉企案件需经法制部门双审核”……贴在办案区墙上的“五个严禁”“八个不得”格外醒目。针对以往执法中存在的裁量模糊问题,该局制定负面清单,明确26种禁止情形,配套推出13类案件“报案指引”,让民警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华亭市公安局东华派出所民警李伟坦言:“现在检查前先查指引,既少走弯路又让企业服气。”

    中端提质:科技+制度筑牢规范防线

    平凉公安立足现代警务建设要求,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研发搭建“‘探照灯’数字法制执法监督”“行政案件超期办案预警跟踪督办”等涉企执法预警模型10个,批量产出预警信息1800余条,充分运用前沿科技助力精准发现问题。

    “系统预警:灵台县公安局办理的某药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涉案资金返还期限到期。”执法监督平台弹出提示后,法制监督员梁杰立即督办,3小时后,企业反馈资金到位,问题解决。

    “这套智能预警系统就像‘火眼金睛’,能精准捕捉执法环节中的细微偏差。”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卫龙介绍,通过对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强制措施等12个关键节点设置阈值,像给执法过程装了‘透视镜’。今年以来,智能监测已推送预警43条,整改率达100%。

    图为:甘肃景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秦体文(右1)检查生产材料。

    末端跟踪:“一件事”实现全链条治理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头、一个原则管到位、一个标准做到底”原则, 建立“问题发现—责任倒查—整改落实—制度完善”机制,针对系统性、普遍性问题,督促建立问题、措施、责任、进度、时限“五张清单”,及时跟踪销号,实行“一件事”全链条治理。

    “这起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中存在证据收集不全的问题,请3日内补充侦查。”在异地交叉评查会上,市局评查组发出整改通知。平凉公安对涉企案件开展“大起底”,落实一案一评析,推动执法问题排查预警整改纠治全程闭环。

    静宁县公安局曾因一起非法经营案定性偏差被跟踪督办。该局成立专班重新调查,不仅纠正了错误,还梳理出3类共性问题。市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田建民介绍,通过建立“五张清单”,全市已整改涉企执法问题396个,新建完善制度23项。

    如今,平凉大地上,民警带着“指引”执法、企业迎着“阳光”经营的画面日益常见。“三端协同”不是终点,而是持续优化的起点,全市公安机关正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想办法、出实招护企助企,持续在法治轨道上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效能,让法治成为平凉营商环境最硬的底气。


    责任编辑:包婷婷
  • 推荐阅读
    最新图文
    新闻资讯
    都市生活
    影视文化
    便民服务
    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