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 新思想

新发现 新征程

客服电话

0933-5937070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甘肃灵台县总工会“标准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2025-08-09 08:17作者: 郭惠民来源: 平凉市总工会
    分享至:

    新传媒在线网讯(特约记者郭惠民)如何把基层工会组建起来,建规范,服务好基层广大职工群众?

    基层工会组织不规范、服务触达率低、工作流程模糊等问题,曾经是制约工会作用发挥的“拦路虎”。甘肃灵台县总工会直面痛点,以构建覆盖组织建设、服务供给、流程管理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为突破口,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全面推动强县级工会行动中,为扎实推进“标注化”建设,确保强县级工会三年行动计划落地生根,灵台县总工会规范建会流程,精准化服务,提升效能,确保基层工会建设一条线推进,一盘棋布局,一体化发展。各个乡镇(街道)工会联合会,都建立起了工会服务站点,以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以务实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县总统筹引导,乡镇联通、村企联合、党群联动的模式,实现工作效能与职工满意度“双提升”。

    如今,灵台县13个乡镇(街道)建立起工会服务站点,力量下沉,一“站”就办、“码”上立办,现场咨询接待、议事协商。设“社区服务窗”、办“街区大讨论”,通过协商收集职工群众“金点子”,找到解题的“金钥匙”。

    工作制度汇编成为“标准化”建设的“指南针”

    走进县总工会办公室,打开编纂成册的《灵台县基层工会工作制度汇编》《工会经费及财务管理制度汇编》等“标准化”管理服务资料一目了然,县总工会副主席于玉平拿着这本资料信心十足地说:这本汇编31项172条制度成为基层工会“标注化”建设的“指南针”。

    经费使用“三规范”体系更是让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预算编制细化到项,报销审核多级把关,审计监督定期开展,全程透明可追溯。

    在灵台县总工会的线上工作平台,文件流转、经费审批等环节清晰可见。“现在工作效率高多了,流程透明了,职工也更信任我们了。”工会干部曹倩说。

    职工满意度测评达98%,较之前提升23个百分点;与36家产业链企业建立紧密联系,2025年开展技能竞赛、职业培训等活动16场,激发了产业工人的创新活力……标准化建设的成效,写在职工的笑脸上,记在企业的发展中。

    企业“标准化”建“家”,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在灵台县邵寨煤业,公司工会致力于规范化建设和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按照“挂三牌、建三档、五有、四上墙”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要求,打造了标准化职工之家。并建成包括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职工智慧书屋、妈妈小屋、健康小屋等职工服务阵地,为职工提供多元活动空间,让职工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能够放松身心,享受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邵寨煤业工会组织职工每月一次的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等,使矿工们的操作水平显著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效率提高了15%”。培训中心主任徐兵细说着。

    “工会不仅帮我们解决生活困难,还为我们的职业发展铺路,我们打心底里拥护。”职工鞠召朋的话道出了矿工的心声。

    邵寨煤业公司始终秉持“企业发展惠及职工”初心,以“职工民生无小事”为出发点,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解实忧。邵寨煤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崔德金告诉记者。

    “这服务,专业又暖心!”威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金虎紧握着齐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冯振军和什字镇零工驿站工作人员的手,连连感激地说。

    不久前,公司负责人还眉头紧锁:威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的8500亩玉米,在拔节生长黄金期遭遇杂草困扰,急需300名除草工人,再招不到人就玉米的正常生长就要受到影响了!工会“大联盟”通过线上线下同时联系,仅一周,300名农业产业工人就清除玉米主杆的付着物和杂草。

    职工所盼,工会所干。灵台县总工会强县级工会行动中,因地制宜,持续推动“小三级”工会建设和产业链上建立工会“大联盟”,全方位融合、全链条衔接、深层次互动,联企共赢。 

    走进甘肃齐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会组建标准化流程图》醒目地挂在墙上。“我们在今年4月成立了工会,发展会员86人,配备专职人员及办公设施,实现机构、阵地、制度‘三健全’”,冯振军介绍道。

    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培训职工及果农560人次,采取“理论授课+田间实操+线上推送”相结合的模式,现场指导及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渠道开展技术推广,涌现出“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技术骨干13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如今公司里职工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同时公司工会畅通民主渠道,通过民主生活会、一线调研化解矛盾;开展节日慰问3次、文体活动4次,惠及职工300余人,真正增强了职工归属感与企业凝聚力。

    社区“标准化”建设, 工会服务多元化

    12个标准化服务阵地更是成为职工的“温馨港湾”,其中3个获评“全省最美劳动者驿站”。户外劳动者在这里能喝上热水、能歇脚避雨,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已达6万人次。

    在强县级工会行动中,灵台县总根据辖区地域和行业特点建立工会组织, 碑子沟社区工会以五个强化,聚力打造集“就业服务+技能培训+阅读共享+工会驿站+休闲娱乐”为一体地多元化职工服务阵地,累计投入资金1.5万元,对“户外劳动者驿站”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在社区一楼建成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维权支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蜂享驿站”一处,为前来就业咨询、休闲办事的群众提供了舒适、暖心的服务,累计服务困难职工、下岗职工等800余人次,切实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立‘共建共享、一室多用’。多年来,根据辖区居民群众和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打造工会驿站、职工书屋、科普活动室、零工市场等为主共享空间,配备了书籍、医药箱、充电器、微波炉、饮水机、象棋桌等设施,为广大职工和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热饭、阅读学习、取暖纳凉、活动健身等服务,有效拓展了‘家门口’的服务空间”。县碑子沟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王欢说。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工会唱戏”到“职工参与”,灵台县总工会探索实践的“工会+产业链”建会新模式。在煤电化、牛、果、菜、中医康养、环保建材六大产业链上,建立工会“大联盟”。2025年,仅依托产业链就新增3个工会组织,吸纳86名职工入会。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灵台县总工会实行分类建会策略,25人以上企业独立建会,不足25人的通过联合工会覆盖,女职工集中的企业单设女职工委员会,确保工会组织无死角全覆盖。

    “标准化”建设 帮扶困难职工更精准

    翻阅《灵台县总工会标准化服务清单》,组织建设、困难帮扶等3大类12小项服务一目了然。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项目更是细化到生活、医疗、助学等多个方面,每户困难职工家庭可根据致困原因享受多项帮扶。

    “是灵台工会的‘精准’帮扶,大病手术也能不出县,为县医院的医师点赞!”

    “多亏工会关心关爱,我患大病有了医治好的希望。”拿到医疗救助金的困难职工赵永海满含感激。他因患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糖尿病等一系列继发性疾病导致家庭拮据,提交材料后,基层工会1个工作日完成初审,上级工会复审通过后,短短10天救助金就直达账户,解决了赵永海的燃眉之急。灵台县总工会高效解决职工困难的能力得益于构建的快速响应机制,在机制的支持下,互助保障服务流程节点压缩60%,2025年工会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达100%。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优化工作流程,主动作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患病职工赵永海从建档至今,县总工会共救助该职工家庭76292元,医疗互助保险报销5088元。

    “牵手”社会组织,扩大工会“服务圈”

    2025年6月,县总工会干部昋灵薇被下派到益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蹲点工作,联系引导社会组织,组建工会组织,在一个多月的走访奔波中,建立工会驿站+职工书屋+职工“大食堂”一体化平台,扩大服务范围,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推动“工会+社会组织”模式深化,为基层服务注入新活力,也助力了社会组织提升服务。

    “成立了工会组织以后,我们社会组织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社会组织的社会信用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依托工会助力,公司有效链接资源,向县域广大职工、户外劳动者敞开服务大门,也能更好实现我们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价值”。益慈智惠养老服务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力新说。

    “一事牵动、多方协同”。灵台县总工会探索出了县级部门协同联系服务苹果、中药材、红牛产业发展合作工作机制,助力推动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升级,让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日益紧密,延伸扩大了工会的“服务圈”。

    “‘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融合创新、关心关爱、 帮扶救助、作风建设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灵台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于永锋表示,我们不断完善“标准化”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以实干实绩书写组织满意、职工满意的答卷。

    “标注化”建设的创新思维,灵台县总工会正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升级版”。


    责任编辑:白苏
  • 推荐阅读
    最新图文
    新闻资讯
    都市生活
    影视文化
    便民服务
    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