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平凉应急管理宣传专栏 > 政策解读 > 正文
关于征集属地网络乱象线索的通告
时间:2023-03-27 17:22  信息来源:网络管理执法科  点击:20560

为推动我市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不断规范网络从业者行为,切实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平凉市委网信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网络乱象及虚假信息专项整治,现面向社会征集属地有关问题线索,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账号,查办曝光典型案例,共同维护良好网络传播秩序。

一、举报范围

1.“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聚焦属地账号低俗、庸俗、媚俗等突出问题;

2.激励打赏、高额打赏、连麦 PK、诱导打赏、充值打赏、 未成年人打赏等行为;

3.借未成年人牟利,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网红儿童”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现象;

4.利用网络传播儿童“邪典”、性暗示、软色情、欺凌暴力等有害音视频;

5.违法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账号租售服务和未经审批擅自运营网络文学等行为;

6.偷拍跟拍、搭讪骚扰、虚构自杀等各类无底线蹭流量,进行违规变现行为;

7.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通过虚假营销宣传吸引流量,诱导消费者打赏和购买商品等行为;

8.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流量,实施营销诈骗等行为;

9.有关涉网络黄赌毒、拐卖人口、网络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

10.利用直播平台进行攀比炫富,如豪奢餐饮、奢侈品、摆拍人民币、天价豪宅、体验式炫富等行为;

11.对热点事件、人物、话题进行“反蹭”,罔顾事实对热点事件、人物进行恶意调侃、抨击,甚至无中生有、编造谣言等行为;

12.在灾难或事故现场以救援者或受难者姿态进行拍摄等, 以帮扶救援为名,行借机蹭热度、消费灾情之实的行为;

13.对拍摄的视频以掐头去尾、添加文字等方式故意歪曲事实真相,误导舆论走向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等行为;

14.违反《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

15.其他网络黑灰产等违法违规线索。

二、举报范围

1.违法违规账号运营地属于平凉市的;

2.账号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地(违法违规内容涉及地)属于平凉市的。

三、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933-8219394

举报邮箱:wxbzfk@163.com

举报时间:工作日8:30-12:00,14:30-18:00

四、举报要求

涉及以上内容的举报一经核实,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分类管 理原则,依法进行核查处置。

(一)佐证资料提供。举报人应当提供拟举报网页、网文或视频的网络链接地址、违规内容出现时间、违规内容截图及视频,并如实反映情况,对所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询问、配合调查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

(二)倡导实名举报。为了更好地核查举报信息,提倡实名举报,如匿名举报应提供有效联系方式。网信办将对举报人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对泄漏举报人信息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一经查实,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理。

(三)严禁恶意举报。为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限制恶意重复举报和垃圾信息,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行为的,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欢迎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举报相关账号和有害信息,携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上一篇:华亭公路段青年干部谈感受话心声
    下一篇:
(作者:网络管理执法科 编辑:兰雪荣)
分享按钮
主办单位:平凉市应急管理局 平凉市崆峒区应急管理局 新传媒在线网 合办
制作单位:新传媒在线网 电话:0933-5937070 邮箱:360732868@qq.com
陇ICP备19003175号 甘公网安备62080202000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