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制约基层消防工作的瓶颈,积极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新模式,平凉市崆峒区消防救援大队不断探索网格化管理和建设的新模式、新方法,将消防安全管理向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延伸,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失控漏管,推动全区火灾防控水平的整体提升。
抓行业部门管理,建立“责任网”。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职能,实行网格分片包干,明确乡镇、街道、农村“网格化”工作责任,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的消防管理网络,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区安委会第二次(扩大)会议暨全区防灾减灾工作会议上通报了第一季度全区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分析总结了当前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国、香莲、西阳三个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负责人作出表态发言。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好“三管三必须”和属地管理责任,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高质量完成网格化录入任务,坚决预防和遏制基层火灾事故高发势头。
抓网格力量拓展,建立“排查网”。大队借力网格工作,充分调动专职网格员力量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自身优势,切实履行好“消除火灾隐患、扑救起初火灾、组织人员疏散、消防宣传教育”等职责;定期组织网格员深入辖区沿街商铺、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乡村学校、出租房屋及其他重点区域,对各类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做到“不漏户、不漏房、不留隐患”,打有准备之仗,增强行动实效。同时,为确保前期隐患整治效果,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继续加大检查力度,防止火灾隐患“反弹”,确保全区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抓基层队伍建设,建立“联控网”。大队主官多次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消防工作,提请区政府常务会研究乡镇(街道)消防工作所建设、专职网格员招录工作。区委、区政府多次研究同意乡镇(街道)消防工作所的建立,同时做出了重要批示,乡镇(街道)消防工作所要以编委名义成立、由组织部发文任命所长、建立由所长、消防专干、专职消防网格员为成员的工作机制,形成消防救援大队、乡镇(街道)、乡镇消防工作所联防联控治理体系,不断夯实基层防火根基,着力打通基层消防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抓防火业务培训,建立“指导网”。大队建立帮扶制度,每月安排消防文员深入乡镇、街道开展业务帮扶指导不少于两次。积极开展网格化消防安全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地演练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网格化体系组成、网格管理员消防工作职责、日常巡查检查要点、如何查改火灾隐患、如何开展消防检查和消防宣传、常见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扑救初起火灾及人员疏散逃生等内容,有效提升了网格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抓网格宣传阵地,建立“防控网”。大队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宣传阵地,在黄金时段集中播放农村常见的火灾类型及预防处置方法,提醒群众时刻关注消防安全;大队消防文员组织基层网格员、志愿者进行消防巡逻,深入农村发放《电动车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宣传农村》等防火用电消防安全知识。同时,针对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分批分次“上门入户”,面对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消防知识讲解、疏散逃生演练等活动。(冯玉聪)